科室园地
晚上刷手机不睡觉可能导致抑郁样行为
太阳日升夜落,形成白天和夜晚的昼夜节律,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也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这种节律被现代生活影响的时候,就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
小白鼠实验
小鼠的实验模型,在不影响睡眠和昼夜节律的情况下,分别在白天和夜晚进行两个小时的蓝光光照。(来自文献1) 一项通过小鼠对夜间灯光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当持续3周在夜间21-23点进行两小时蓝光光照后,小鼠表现出现了“抑郁样行为”。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视网膜中的“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在夜间灯光模型中是小鼠表现出“抑郁样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其完整的介导通路为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传递夜间灯光信号到视网膜至外侧缰核边缘区,然后视网膜至外侧缰核边缘区又投射到伏隔核,最终导致了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产生。
夜间灯光诱发负面情绪的神经通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夜间灯光导致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原理。 由此项研究则可以引申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纵观近些年抑郁症的高发频率,并不能排除其与城市的夜晚灯光和丰富的夜生活存在一定联系。 所以,为了我们的精神健康,是时候减少晚上玩手机的时间来好好休息啦。
参考文献 1. An, K., Zhao, H., Miao, Y. et al. A circadian rhythm-gated subcortical pathway for nighttime-light-induced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mice. Nat Neurosci 23, 869–88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