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急诊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8小时内3名心脏骤停患者送至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一场“生死大战”在抢救室上演!

字号:

8小时内3名心脏骤停患者

#急诊科上演“生死大战”#

71岁老人在等公交车时突发意识丧失,路人立即给予施救并拨打120救护车;

60岁男性患者在开车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家人在车上给予胸外按压抢救;

40岁男性打篮球过程中倒地,球友第一时间给予心肺复苏,120医护人员到场反复电除颤无效……

生死大战

10月18日,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复苏室8小时内接连抢救3名心脏骤停患者,上演生死大战。因3名患者均为目击下心脏骤停病人,在常规心肺复苏抢救无效的情况下,2名患者行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1名患者行IABP(主动脉球囊反博)辅助心肺复苏,并创造了航天中心医院从ECMO启动到转机15分钟的最快记录。

09:27
第一名患者
71岁老人突发意识丧失

10月18日上午9点27分,救护车来到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送来了一名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患者是一位71岁老年男性,家属还在赶往医院的路上,“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球囊辅助通气、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给药、电除颤……”当值的急诊抢救室孙鹏医生及抢救室医疗组长刘伟迅速展开抢救。约20分钟后家属到达,刘伟与家属沟通,考虑患者心脏骤停病因为心肌梗死所致,因常规心肺复苏抢救无效家属要求行ECMO辅助抢救治疗,急诊科主任王旭东、护士长刘占肖到场指挥,从10:18启动ECMO到10:36 EMCO转机仅16分钟。

14:28
第二名患者
60岁患者开车时心脏骤停

正当医护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抢救时,第二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又一名60岁心脏骤停患者被送入急诊科,该患者在开车过程中出现了意识丧失,汽车撞到了马路绿化带上,同车家属第一时间给予了胸外按压,来到我院急诊科时心跳、脉搏、呼吸全部消失,科室迅速组织第二组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此时距离第一名患者抢救结束还不到25分钟。

第二名心脏骤停患者家属提供病史,患者既往有心脏瓣膜病手术及心衰病史,此次突发心脏骤停考虑恶性心律失常所致,心肺复苏期间反复室颤,电除颤及药物治疗无效,因该患者为目击下心脏停跳且有家属给予施救,结合发病时间及床旁心脏超声、血气分析等结果,王旭东与家属沟通后,当机立断启动第二台ECMO辅助心肺复苏,于15:09启动ECMO,15:16置管完毕,于15:24 ECMO转机,启动至转机仅15分钟,这也创造了航天中心医院ECMO 启动至转机的最快记录,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极限时间,约10分钟后在ECMO辅助下患者自主循环逐渐稳定,并收入急诊科EICU住院治疗。

17:55
第三名患者
40岁患者打篮球时突发倒地

同时应用ECMO辅助抢救两名心脏骤停患者,给急诊科抢救团队带来不小的压力。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此时,救护车的鸣笛声再次响起,第3名心脏骤停患者送到了!

该患者是在打篮球过程中突发倒地,身边球友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并呼叫救护车,120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因患者室颤反复给予电除颤,但不能转复,随后一边复苏一边快速转运至航天中心医院,面对院外心源性心脏骤停且顽固性室颤患者,我院抢救复苏室抢救团队电除颤48次,使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无法恢复患者稳定的自主循环。在关键的救治节点王旭东再次选择使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辅助抢救,在获得家属同意后,急诊科抢救团队立即行IABP辅助复苏,IABP启动后约2分钟患者自主循环就逐渐稳定,后转入心内科导管室进一步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

急诊科主任王旭东表示:“8个小时之内3名心脏骤停患者,在常规心肺复苏抢救无效的情况下,均行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辅助复苏,这是对我们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抢救团队的极限考验。”但得益于医院急诊科平时的严格训练及流程优化,在生与死的博弈大战中,急诊科紧张有序地接连与“死神掰手腕”,完成了3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体外生命支持抢救,守住了挽救患者生命的最后防线。

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团队不断攀登生命支持技术高地,在王旭东主任的带领下以建立“心肺脑复苏中心”、“生命支持中心”为目标,不断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及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