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内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关于帕金森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字号:

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患者总是颤抖,手、腿不自觉的抖动,但头部抖动很少见。抖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行走或安静的时候出现抖动,拿东西或活动的时候反而减轻。

动作反应变慢了,走路不怎么摆臂,穿衣系扣子不那么灵活了,面部表情也僵硬了,说话时的语速变慢了。

肌肉很僵硬不自然,类似头部前倾、躯干俯屈等。

患者的姿势和平衡能力也下降了,走路的步伐变小了,感觉是拖着腿走路,坐卧起立等姿势变化时也更加困难了,当然,这个现象往往是疾病中晚期出现,早期甚少发生。

除此之外:如果是个老病号,那还会有:麻木疼痛、嗅觉不灵敏、便秘、抑郁、痴呆、胃肠功能紊乱、流口水、吞咽困难、尿频尿急、血压不正常、智力下降等等其他的各种表现。

 

图片

01
照搬服药方案听说某个病友用了某种药物,效果不错,自己也照搬过来:很多病友因为帕金森病而结缘,他们有相似的经历,彼此分享抗帕的经验,传递正能量,值得鼓励。但有时候没有把握好度,比如:听说某帕友服用某种受体激动剂效果特别好,自己也试试,直接1片,每天三次,没想到出现恶心、呕吐、幻觉、困倦感等不良反应,原因在于药物滴定方式及服药前没有让医生评估患者有没有相关的服药风险。前段时间门诊遇见一位81岁老人,震颤明显,听同村的帕友说安坦治疗震颤效果好,直接服用2粒,每天三次,老人震颤不仅没有得到控制,3天后还添新问题:幻觉,排尿困难。我们知道,这都是安坦惹得祸。用药就和穿鞋一样,鞋是否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帕友的意见可以听,但不一定适合你。找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大夫进行个体化治疗,才是正途!不能照搬其他帕友的服药方案。
 
02
自行调整治疗方案部分病友在治疗的初期,按照医生的医嘱,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后来,遇见的病友多了,交流经验的机会也多了,有种“久病成医”的感觉,加上,每次找专家复诊需要预约(尤其一些知名专家的号还不好挂),就医成本增加,故而自己给自己调整药物剂量,病友群里面曾有一位患者,自行增加美多巴到每天12粒,出现严重副作用而就诊。在这,告诉帕友们,不要怕麻烦,病情如果出现波动,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专业的运动障碍专家就诊。
 
03
对美多巴/息宁过分“封杀”这种现象,在我遇见的早发型帕金森病友当中非常普遍。我可以理解帕友的顾虑:担心以后药物调整空间小、过早出现异动(参考2015年1月25日,我曾写过“关于美多巴/息宁的那点事”)。建议帕友学习一下中国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对于帕友的治疗来说,是非常好的理念。帕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缓解自身的痛苦,其实这和医生的想法是天然的吻合。我经常对帕友说,不能出现问题,就埋怨是药物导致的,好比开车,出问题的绝大多数是因为司机,而不是车自身的问题。美多巴出现的所谓副作用,其实和服用的剂量和自身病情进展有更大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组合不同抗帕药物,尽可能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图片
居家康复

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分泌,对延缓帕金森病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平衡力。老人在家可以选择健走、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瑜伽等,以及适度的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运动强度以达到最大心率的55%~80%为宜(最大心率=220-年龄),保持30分钟,频率3~5次/周。

面部肌肉训练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有“面具脸”, 由于面部肌肉僵硬,导致面部表情呆板,因此锻炼面部的肌肉。用指尖轻轻叩击整个面部,此时要求老人反复睁开、闭合双眼,同时左右轮换鼓腮,不停张口闭口呼气吸气,再前后左右运动下颌,运动过程中要做到舌头伸出。对着镜子,让面部表现出微笑、大笑、露齿而笑、撅嘴、吹口哨等。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把音乐学和心理学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运用音乐活动的各类形式,对患者的心理和躯体疾病发挥作用。声音环境可以激活大脑的网络连接,增强感觉和听觉皮质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记忆和学习能力。方法是:

1.选择低频舒缓的音乐,让老人处于舒适的体位,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去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放松全身。

2.选择老人喜欢的歌曲,边听边记歌词或者和家属一起吟唱。

3.根据音乐节奏进行上肢或下肢的有节奏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