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血脂高的人,不能吃鸡蛋和肉?高血脂饮食误区,你中了几点?
老年医学二科
杨大叔平时总爱到花鸟市场逗鸟,一位卖花的老板说杨大叔眼睛上长的肉瘤可能和高血脂有关,建议他到医院查一查。杨大叔记在心里,他抽空到医院查了血,果然血脂偏高。
从那以后,杨大叔在饮食上就给自己定了很多规矩,不能吃肉、不能吃动物油,不能吃鸡蛋。
从那之后,杨大叔的餐桌上就只看到蔬菜,他以为这样自己的血脂就能降下来了,没想到之后复查医生却告诉他血压降下来了,但是血脂有点升高。杨大叔觉得十分委屈,自己一点肉腥都没吃,怎么还上升了呢?
血脂高的人,一口鸡蛋和猪肉都不能吃?
杨大叔的想法是,平时吃的那些油、猪肉、鸡蛋等荤菜里都有油脂,进入人体后人的血脂就会受油脂影响,进而指标往上升。乍一看很有道理,但是明白胆固醇后你就知道没那么简单了。
我们可以把身体内的胆固醇想象成一块大饼,其中四分之三是身体合成的,不受饮食影响,不管你吃不吃肉,这部分胆固醇都会产生,大概一克。
剩下的则和每天的饮食有关,健康饮食的人胆固醇都可以被利用,血脂很健康,而饮食不良经常大鱼大肉的人,摄入的胆固醇超标了,最后就会让血脂不健康。
以前,人们认为胆固醇只要有点高了就必须要吃药,把它降下来,还定下了严格的饮食规范,什么都不敢吃。但是,有研究发现停止摄入胆固醇也不能降低心脏病风险,相反,如果胆固醇水平太低了还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要重新看待这个问题,每天适量吃鸡蛋对人体并不会产生不利影响,还能补充影响物质,提升免疫力。中老年人虽然有血脂上的问题,但同时也容易出现肌少症、贫血、骨质疏松等“衰老病”,没有足够的肉食补充营养,饮食不均衡,骨骼肌和肠胃很容易出问题。
高血脂饮食误区,你中招了吗?
杨大叔虽然没有吃鸡蛋和肉,但是血脂水平依然升高了,这或许和他陷入饮食误区有关,他以为自己不吃鸡蛋和肉就安全了,可是却吃了很多高血脂的“发物”,难怪血脂越来越高。
以为瓜子个头小油脂少多吃也没事
杨大叔喜欢吃瓜子,他认为这是零食,多吃一点也没事,平时看电视散步他会在口袋里装上瓜子,一下午能吃完一包。
100克的瓜子将近一半都是油脂,吃多了就像喝油。而且有的瓜子添加了糖精和色素,虽然好吃好看,但是这些成分却容易沉淀在血管壁中,再加上血脂比较黏稠,最后就容易堵塞。
以为喝酒不会影响血脂
虽然没有吃肉,但是杨大叔顿顿喝酒,一次也没拉下。他自认为白酒里面没有油脂,所以不会对血脂造成影响,可是事实让他崩溃。
医生告诉他,酒精会扩张血管升高血压,还会促进有害物质流向全身,其中的乙醛会损伤血管,降低代谢水平,导致脂肪在人体堆积,从而影响血脂。而且饮酒后食欲加强,会吃得更多更饱,虽然没有吃肉,但是进食的精制米面更多了。
精制米面吃得太多,认为主食不会影响血脂
碳水摄入太多影响力可能比脂肪还坏,它会转化成能量供人体运转,同时也会储存能量变成脂肪,如果不注意控制主食摄入量,血糖和血脂都会受到影响,血脂不降反升。
杨大叔早晨喜欢吃米粥加包子,中午通常是大米饭,晚上则是一碗面条,三餐都是精制碳水,他老婆建议他吃玉米、燕麦,但是杨大叔认为五谷杂粮太粗糙,吃了很难消化,所以不爱吃。
建议高血脂的朋友,三餐减少摄入精制米面,增加粗粮和谷物,用玉米、山药、燕麦等当作主食,还要少吃点零食,戒掉饮酒习惯,同时再增加运动量,对降低血脂有帮助。
怎么吃肉才健康?
首先选择白肉,鱼虾贝类每周可以和鸡鸭肉交换着吃,不要次次吃猪肉。冬季很多人喜欢吃牛肉、羊肉火锅,要注意少吃肥肉,外面的皮也要去掉。吃鱼虾的时候简单水煮就可以,然后再蘸上醋或柠檬汁增加味道。
其次吃肉的时候不要用火烤,美拉德反应让肉变得好吃,但是也会让油脂变性产生有害物质,长期食用损伤血管。建议用水煮、清炒的方式来吃。不建议生吃,不管是动物肉还是海鲜肉,都可能藏有寄生虫,容易损伤肝脏和大脑。
最后是吃新鲜的肉,不要吃加工肉。很多人爱吃火锅丸子,这种肉大部分是肉糜和碎肉拼凑而成,还有牛羊肉,有可能是合成的,长期吃不仅有可能伤害身体,而且营养比较少,最好不要多吃。
关于血脂指标要理性看待,不一定和你认为的某种食物有关,有可能你的想法是错的,如果目标错了,最后可能是白用功。鸡蛋和肉是很有营养的食物,就看你怎么吃才能给身体带来收益。而零食、加工肉、酒精、精制米面则要少吃,对血脂的影响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