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子宫脱垂是怎么引起的?这4个“罪魁祸首”,得揪出来了
老年医学二科
一、女人老了之后,子宫都会脱垂?
子宫脱垂,或许许多人都未曾听闻过,但它并不是一种小众疾病。相关报道显示,在已育女性中,约有40%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子宫或阴道脱垂。而这种情况在已绝经的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数据指出,80岁以上女性的子宫脱垂发病率高达50%-60%。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垂或脱出,一般发生在产妇和老年人身上,其主要症状是腰骶部酸痛、阴道脱出肿物,同时伴有泌尿系统症状以及月经改变等。有人认为女性老了之后子宫都会脱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弄清女性盆腔的内部结构。
医学界根据宫颈和宫体脱出阴道口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划分为三个不根据子宫脱垂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3大类:
I度
轻:宫颈外口距离,阴道瓣边缘<4cm,但没有到达阴道口。
重:可以在阴道口看见宫颈。
II度
轻:宫颈脱出阴道口,但宫体还在阴道内。
重:部分宫体也出现在了阴道口外。
III度
宫颈和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定期做妇科内诊,就可以及早发现子宫下垂。
不仅如此,III度子宫脱垂的患者还会伴随着排尿障碍、尿失禁、便秘等问题,以及性生活障碍。
更为严重的是,宫颈和宫体长期暴露在阴道口外,可能会与衣物反复摩擦,最终导致黏膜糜烂、溃疡和感染。此时部分子宫脱垂较为严重的患者,甚至可以在咳嗽或站立时,于阴道外摸到整个脱垂的子宫或阴道壁。
因此,子宫脱垂拖不得,当我们察觉自己出现诸如持续腰痛、尿不尽、排尿困难、阴道腔有异物感或压胀感时,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
二、4种行为是造成子宫脱垂的罪魁祸首
盆底支持组织“松垮”是导致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以下4种常见情况均有可能导致盆底支持组织由紧变松,从而加速子宫脱垂的速度。
1、妊娠和分娩
女性之所以会出现子宫脱垂,很有可能是分娩过程中,身体受到损伤引起。分娩时的损伤通常会引发子宫脱垂,尤其是难产的女性,容易对宫颈,宫颈主韧带,盆底肌肉等造成损伤。因此,分娩之后,支持组织没能恢复正常状态,可能就会引发子宫脱垂症状。因此,多次生产,进行阴道手术助产或者难产的女性,需要警惕起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
2、产后久蹲
产妇分娩过后多会坐月子,长期卧床等待身体恢复,但仰卧于床的习惯让子宫易成后位,子宫轴与轴方向保持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产妇久蹲,就有可能导致腹压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因此,一般不提倡产妇在产后进行经常性且耗时久的蹲式劳动,如蹲着洗菜、洗尿布等。除此之外,产后也要注意调理,尽量避免感冒咳嗽、鼻炎打喷嚏、便秘等问题,它们都有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加速子宫位置下移。
3、身体衰老
女性在身体衰老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子宫脱垂。例如卵巢功能的减退,会导致身体分泌的雌激素量减少。雌激素量分泌不足的情况下,盆底支持组织变得松弛。因此,容易出现子宫脱垂,原本的脱垂程度会更加明显。因此,在衰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卵巢的健康保养,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高卵巢功能,这样才能防止身体雌激素分泌量减少,影响健康。
4、停经及年龄因素
随着女性的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等到女性绝经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已严重不足。这让赖以生存的生殖器官和组织开始不断萎缩退化,其中就包含着支撑子宫的盆底肌肉和韧带。
盆底肌肉弹性的下降和韧带的松弛,让盆底组织逐渐变得松软无力,无法再如以往一般悬吊着子宫,子宫位置不断下移,就可能脱垂至宫口外。相关数据显示,2/3绝经女性均面临子宫脱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