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服务

在线服务

健康知识

如何识别和救助煤气中毒病人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9-10
字号:

  人们常说的煤气中毒通常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气体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凡含碳的物质(如煤气、煤)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一氧化碳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的能力,导致机体急性缺氧,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常见的煤气中毒的原因

  1.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主要原因是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

  2. 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浓度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3. 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 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5. 工业生产中合成光气、甲醇、羟基镍等都有一氧化碳,天然瓦斯和石油燃料燃烧不完全、炼钢、炼铁、炼焦碳、矿井放炮、内燃机排泄的废气等,如防护不周或通风不良时以及煤气管道泄漏均可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因此生活中使用煤气或能产生煤气的器具时,注意通风千万不要思想麻痹、疏忽大意,造成严重后果。

  二、识别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和体征主要与吸入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持续中毒时间、健康状态及个体差异有关。男性、温度高、湿度大、低气压、婴幼儿、靠墙居宿、较高卧位者中毒程度较重。

  1. 轻度中毒

  在上述可能产生大量煤气的环境中,感觉头痛、头晕、无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乏力,这时如能觉察到是煤气中毒,及时开窗通风,脱离中毒环境,呼吸新鲜空气,上述症状常常会很快减轻、消失。

  2. 中度中毒

  病人除有轻度中毒症状外,尚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障碍、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颜面潮红,皮肤、粘膜和甲床可呈樱桃红色。此时如能被及时发现,救离中毒现场,经过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后,可较快苏醒,很少留下后遗症。

  3. 重度中毒

  意外情况下,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引起中毒,起床时才被发现,此时多已神志不清,呼叫不应,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颜面潮红,皮肤、粘膜和甲床可呈樱桃红色,呼吸脉搏增快,体温可能上升。极易出现呼吸衰竭、心肌梗死、脑梗塞、心律失常、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皮肤出现红斑、水泡;肌肉肿胀。妊娠病人可能发生胎死宫内。

  极度危重者,持续深度昏迷,疼痛刺激及呼叫无反应,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痴呆、瘫痪,丧失生活、工作能力。

  三、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1.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

  一氧化碳气体比空气略轻,急救者可选取低姿或俯伏进入中毒现场,立即打开门窗,尽快使中毒现场与外环境空气流通。将患者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加重患者的氧的消耗。有条件尽快使患者吸氧。

  3. 昏迷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检查病人呼吸、脉搏情况,除持续吸氧外,应注意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异物阻塞。

  4. 尽快呼叫“120”急救服务,转运病人到就近医院急救,有可能选择的话,选择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