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过了50岁,怎么预防脑梗?建议:晚饭后这5件事情,尽量要少做
近几年,脑梗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有人突发脑溢血、脑梗,导致瘫痪、口角歪斜、大小便失禁......甚至是死亡。
因此,各个年龄阶段的脑梗的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病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中老年人,预防可以延长寿命,让身体更健康。
医生建议:想要预防脑梗,晚饭后这5件事情,尽量要少做。
1、晚饭后用力排便
在排便过程中,腹部肌肉会收缩,腹部和胸部的压力会快速上升,从而促使心脏加力,将体内的血液排出体外。即当患者出现排便障碍时,引起颅内压迅速升高,容易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
人吃过晚餐以后,大脑的血液会参与到胃部的循环当中,此时大脑处于缺血的状态,如果强行排便的话,脑梗的风险会增大。
2、晚饭后立即睡觉
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出现食物反流,胃液刺激食道,导致反流性食管炎,时间长了还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率。
此外,在吃晚饭后,人体的血液会自动调节,大量的血液会被送往消化系统,此时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就会变少,这种情况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严重的还会导致脑梗死。
3、饭后立即运动
很多人喜欢饭后运动,但是所谓的饭后运动是饭后30分钟以后才可以进行的运动。如果刚吃完饭就立马进行运动,可能会导致肠道出血,引起腹部痉挛致腹痛。另外如果对于缺乏运动的人突然锻炼就会出现大口喘气的情况,很容易降低腹腔内的负压,使血液回流到肝脏,进而导致肝脏疼痛。影响人们的健康。
4、晚饭后吸烟
研究显示,长期吸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险性与吸烟成正比。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烟草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会使血液质量下降,并使血液中的脂肪积聚增加,使血液变得黏稠。
除此之外,长期吸烟还会使动脉内膜增厚,加速斑块形成。尤其是在晚饭后抽烟,会引起血液浓度的异常升高,增加发生脑梗的几率。
5、晚饭后洗澡
很多老年人喜欢早睡觉,吃完饭后就开始自己的洗漱工作,但是刚吃完饭,血液都集中在人们的胃肠中帮助消化,这个时候心脑血管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如果这个时候开始洗热水澡,无疑是将身体的体温迅速升高,使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缺血和头晕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血压波动较大,就会出现硬斑脱落,导致血管堵塞,进而出现脑梗死的现象。
中老年人属于脑梗高发人群,因此,晚饭后少做这些事,不仅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还能避免脑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