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腰椎前后正位:诊断学要求标准及剂量控制
腰椎前后正位
1.诊断学要求标准
(1)椎弓、椎间关节、棘突和横突均清晰可见;
(2)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
(3)腰大肌可见;
(4)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3-0.5mm。
2.体位显示标准
(1)胸片包括胸11致骶2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
(2)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3)第三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影;
(4)椎间隙清晰可见。
3.成像技术标准
(1)摄影设备:带滤线栅的检查床或带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表称焦点:〈=1.3mm;
(3)管电压:70-90KV;
(4)总滤过:〉=3.0mmAL当量;
(5)滤线栅:r〉=10:1,40lP/CM;
(6)屏/片体系感度:表称感度400;
(7)摄影距离:100-200cm;
(8)自动暴光控制(AEC):选择中心探测野;
(9)暴光时间:〈4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或可能的情况下对女性病人进行生殖腺屏蔽。
4.受检者剂量标准
(1)成人标准体形的体表入射剂量:〈10mGY。
(2)影像密度标准范围:
(3)第三腰椎棘突中点1.1-1.3;
(4)第三四椎间隙不与骨重叠处1.1-1.2;
(5)腰大肌(平行于第三四椎间隙的腰大肌中点)1.4-1.6;
1.诊断学要求标准
(1)椎弓、椎间关节、棘突和横突均清晰可见;
(2)骨皮质和骨小梁清晰可见;
(3)腰大肌可见;
(4)影像细节显示指标为0.3-0.5mm。
2.体位显示标准
(1)胸片包括胸11致骶2全部椎骨及两侧腰大肌;
(2)椎体序列于照片正中,两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3)第三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状显示,无双边影;
(4)椎间隙清晰可见。
3.成像技术标准
(1)摄影设备:带滤线栅的检查床或带滤线栅的立位摄影架;
(2)表称焦点:〈=1.3mm;
(3)管电压:70-90KV;
(4)总滤过:〉=3.0mmAL当量;
(5)滤线栅:r〉=10:1,40lP/CM;
(6)屏/片体系感度:表称感度400;
(7)摄影距离:100-200cm;
(8)自动暴光控制(AEC):选择中心探测野;
(9)暴光时间:〈400ms;
(10)防护屏蔽:应对男性或可能的情况下对女性病人进行生殖腺屏蔽。
4.受检者剂量标准
(1)成人标准体形的体表入射剂量:〈10mGY。
(2)影像密度标准范围:
(3)第三腰椎棘突中点1.1-1.3;
(4)第三四椎间隙不与骨重叠处1.1-1.2;
(5)腰大肌(平行于第三四椎间隙的腰大肌中点)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