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如果我是“病人”
我是一名新入职呼吸科 ICU护士,对于疾病的认识和处理只停留在初级层面,不过对于气管插管这个科室必备的技能,加上自己的亲身感受,还是有一点点心得体会的。
“躺在高档床的一瞬间,还蛮舒服;可当插上了气管插管,四肢被紧紧约束,整个人就被活生生钉在了床上,想摸一摸脸都好难;口水不自觉流了出来,竟然咽不下去,喘息也与往常不一样,非常烦躁,我想要拔管!”“吸痰,吸痰要被吸痰了,会是怎样的感觉?心里只有紧张与不安......”“不能说话,只能靠手的指示来沟通,很急人!”亲自体验约束带来的自由被剥夺的感觉,却没有拒绝的理由。在陌生的环境中,没有家人的陪伴躺在病床上,医护人员为了插管的成功率将我的四肢捆绑在床上,不能活动,而嘴里却同时进行气插管,不能说话,也没有余地去拒绝,仿佛是我在漆黑的夜晚看不到四面的墙壁,充满的全是恐惧自己接触到的却是冰冷的插管设备,此时双臂进行着各种的抽血化验,就连双脚也不放过进穿刺,即使眼角流出泪水,也没有人会在意,仿佛生命体征永远比内心感受更重要,现在,我变成了一个“病人”,躺在病床上接受着同事们给予我的救治性治疗与护理:遭受着因为气管插管不能吞咽口水顺着嘴角不停流的尴尬,遭受着吸痰带来的阵阵恶心,遭受着手脚被紧绑不能动弹的无助,遭受着查房时被众人围观的无奈。在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中,生理上的折磨固然可怕,但心理的孤独和恐惧也是更大的煎熬。
健康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疾病缠身的病人呢?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我希望时刻能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和关心。这样的关怀之心 ,好比一味难得的良药,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与鼓励,让我有信心和毅力去战胜病魔。曾经有人说:“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医护人员贯穿了人生的始终。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作为生命的守护者我们有责任在每一位患者需要时,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帮助患者重获健康身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由于平躺着,身下垫着尿垫,又使用着约束带,我背后的衣服已经被汗弄湿,了,粘粘地贴在后背上,手指上夹的血氧监测指套紧紧的,血压袖带 30分钟进行一次测量,每次测量时,我都觉得好紧啊,只得喊护士过来帮忙换换位置,结果发现我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每个护士都特别忙,每次护士过来的时候,都是匆匆处置后,又忙其他患者去了,身边没有人照顾,我突然感到一种孤独,好想立刻结束这个活动。现在我才知道在 ICU里睡觉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左边呼吸机的老爷爷不是很配合,一会就大喊大叫要把呼吸机拔掉;右边的患者一会就要进行吸痰,吸痰机的抽吸声,身边的监护报警声,每当要睡着的时候,血压监测就启动……在这个体验活动中,您可能会问我,遭了这么多罪,就像演戏似的,能有什么感悟啊?感悟说不上,我只知道,回到自己的工作中,我不再总是直着腰板和患者交流,身体微微前倾,面带着淡淡的笑容;说话声音轻柔,倾听患者的需要,尽量解决患者的要求;发放患者服时,总是先告诉患者,衣服已经经过消毒了,可以放心使用;患者上监护时,我不仅仅只是记录监测数据,而是常常帮患者把血氧指夹换一个手指,把袖带松开一会,按摩下监测部位;当重患抢救时,我会及时将隔壁患者转到其他床位,避免恶性刺激。在细微的改变中,我突然发现,患者仿佛不再难
以沟通。
这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感同身受,更是一次将心比心的培训体验,当这些日夜与患者为伴的护士
们变身成为了患者,才发现自己从未距离患者如此之近。
呼吸科 吴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