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脑卒中患者吞咽的认识
脑卒中是排名第一的国民死亡原因
国内流行病学显示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62.5%
卒中后患者流涎
饮水呛咳
进食时发生哽噎
这是我们对吞咽障碍的第一印象
那么到底什么是吞咽障碍呢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
咽喉、食管等器官结构和/或功能受损,
不能安全有效的把食物输送到胃内的过程。
正常吞咽是一个流畅、协调的过程
通常口腔、咽、食管被比喻为一个
由括约肌划分的能够舒张和收缩的管道
称之为上消化道。
通过上消化道括约肌的序贯收缩和舒张作用
分别在食团前后产生负性吸引力及正性压力把食团推进
这些负责吞咽的肌肉由大脑发出的神经控制
所以具体出现什么症状
取决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
正常的吞咽活动分为5个分期
口腔前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
口腔前期(认知期)
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
认识食物的硬度、一口量、温度、味道
进而决定进食速度和食量等
口腔准备期
是指摄入食物到完成咀嚼的过程
包括纳入食物、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两个过程
若口腔感觉差或运动无力
即有可能出现唇闭合无力、咀嚼肌无力、
鼓腮不能、口腔内食物残留、
食物控制无力致提前溢出等
口腔期
咀嚼形成食团后运送到咽部的过程
包括食团的形成、运送到咽部两个过程
此期软腭抬高,舌根部下降
咽后壁向前隆起,食团被挤压入咽
完成时间少于1-1.5s
此期的功能障碍表现为
舌推进动作无效,食物残留于口腔内
食物向咽部提前溢出或从口内流出等
咽期
食团进入咽部
吞咽动作启动到运送到食管的过程
为不受意识控制的非自主性活动。
咽期是吞咽的重要阶段
仅持续0.8-1s
需要完好的喉保护机制
否则很容易发生误吸。
食管期
食团通过食管蠕动进入胃
此期是食物通过时间最长的一个期
持续约6-10s<br>由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实现
那么卒中后吞咽障碍
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①流涎,低头明显;
②饮水呛咳,吞咽前、吞咽中或吞咽后咳嗽;
③进食时发生哽噎,有食物粘着于咽喉内的感觉;
④吞咽后口腔食物残留,在吞咽时可能会有疼痛症状;
⑤频发的清嗓动作,进食费力、进食量减少、进食时间延长;
⑥有口、鼻返流,进食后呕吐;
⑦说话声音沙哑,变湿;
⑧反复发热、肺部感染;
⑨隐性误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