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字号:

规律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控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脂肪消耗、改善心肺功能都大有益处。有研究显示:坚持规律运动12~14年的糖尿病病友死亡率显著降低。运动确实有很多好处,但不适当的运动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会加重糖代谢紊乱。所以说,您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而且,如果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仍无法控制好血糖,建议您咨询医生,选择适合您的药物,包括起始胰岛素治疗。

首先要知道,运动的总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要掌握运动的适应症: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血糖平稳,无低血糖,无严重并发症;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通过运动可以降低体重;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平稳、无低血糖、无严重并发症,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运动;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在血糖平稳,胎儿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运动。

除了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运动,病友们还需要知道什么情况下不能运动,也就是要掌握运动的禁忌征。病友在以下情况下切记注意不要运动;血糖>14~16mmol/L或血糖波动较大;明显的低血糖症;合并各种急性感染;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糖尿病肾病;严重糖尿病足;严重眼底病变;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新近发生的血栓;高血压未被控制;经常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在以上情况下进行运动,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可能会出现危险情况。

糖友们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要注意的是“运动方式”。我们来看一下,片子中的表格里的内容。您可以根据您的年龄、身体情况、爱好和环境等选择不同的运动。

 

2.要注意的是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每周运动频率:从1次逐渐增加到5次。几个月后,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分5天进行,每次运动30分钟。如果您认为您的时间很紧,每天不能抽出30分钟来进行运动,那么您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活动,如看电视时的广告时间,等公交车的时间,您都是做一下伸腿、扩胸等简单的活动。有研究证实,即使进行少量的体力活动,如每天10分钟,也是对身体有益的。

3. 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因人而异,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心率来衡量,运动时保持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钟)=170-年龄,这个运动强度就是最佳的运动强度。最佳运动强度时身体的感受是: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但能说话、不能唱歌。我们来举个例子,以50岁的病友为例:运动时的最好保持脉率为170-50,等于120次/分,而50岁的肥胖患者可适当加大运动强度,运动时保持脉率为130次/分为宜。

4. 要注意的是运动的时机。病友们在什么时候运动才是最佳的运动时机呢?最佳的运动时机就是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要注意运动时机要相对固定,如您习惯在早餐后,就尽量都在早餐后运动,如果习惯在晚餐后,就尽量都在晚餐后运动,要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要注意不要在以下时机进行运动,一定不要空腹运动,空腹运动容易出现低血糖;不要在正午阳光暴晒时运动,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不要在寒冷的早晨运动,寒冷的天气刺激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就是早晨浓雾还未散去时也不要外出运动,那时空气中有很多悬浮颗粒,对身体有害。

5. 要注意的是在运动之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让专业人员给您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一定不要自己盲目运动。选择宽松、轻便、透气性强的服装进行运动;选择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并穿比较厚的棉袜,以免对脚早晨伤害。如有必要请带好必要的护具,如护膝、护踝等。

6. 要注意选择安全、宁静、环境优美的场地进行运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将正式运动中要用到的肌肉伸展开,以免拉伤。如果有条件,尽量监测一次运动前的血糖,当>14.0mmlo/L时不可运动,而<5.6mmlo/L时应加餐。为了防止运动中出现低血糖,要注意随身携带糖果,以备及时取用。如果出现心慌、出虚汗等,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现象,可立即服用随身携带的糖果;如果出现乏力、胸闷、憋气以及腿部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如果是在夏天,运动时要注意避免中暑,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如果以上症状休息后不缓解,请及时就医。

7.要注意的是运动后,运动后要注意做整理运动,运动即将结束时,应做5-10分钟的恢复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不要突然停止运动;不要立即洗凉水澡,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后,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再洗澡,最好洗温水澡,而不要图一时痛快洗凉水澡;如果运动时出了很多汗,要注意及时擦汗,避免着凉,不要立即进空调房,穿好外衣,注意不要受凉感冒。

8. 运动通常会引起食欲增加,应保证热量摄入总原则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要注意结伴出行,病友们运动不当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要告知同伴低血糖的处理措施;要注意饮水,如果无法随身携带水,可在运动前喝一杯水,运动后再喝一杯;要告知家人运动地点,并随身携带病情卡和糖果;注意不要赤脚走“石子健康路”,容易将脚磨破。

下面我们对以上所介绍的内容做一下总结:

• 运动可以改善血糖控制;

•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 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则;

• 运动前做好充足准备,运动中注意身体的感受,有不适及时休息,运动后注意检查脚部并监测血糖;

• 运动期间注意饮食、药物的调整,并注意监测血糖,保持血糖达标。

 

下面,来介绍一下糖友们出游前都要做哪些准备。

 

要准备充足的药物,如果药物没有带足,在外出地有可能买不到您所服用的药物;注意携带血糖仪,充足的采血针和试纸;携带常用的药物,如感冒药、退烧药、治疗腹泻的药物等;注意携带病情卡,以防发生紧急情况时医生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出游时有时会出现不能按时就餐的情况,携带适合的便携食物,如无糖饼干等,以便及时取用;注意携带糖果和含糖饮料,以备发生低血糖时及时服用;携带消毒棉球和创可贴,出现小擦伤时及时消毒处理;野外蚊虫较多,注意带驱蚊水。

野外出游时早晚温差大,注意及时增加衣物;途中注意随时检查鞋内有无沙石之类的异物,注意检查脚部有无血泡或被磨破的现象,还要注意防晒,可以涂抹防晒霜、带遮阳帽等;注意药物和胰岛素不要放在行李箱内,要随身携带,不能托运,如果要乘坐飞机,可以让医生开具可以携带胰岛素的证明,胰岛素要放在隔热包内,随身携带,特别提醒,乘飞机时不能将胰岛素托运,飞机的行李舱内温度很低,胰岛素会结冰,而不能使用,所以要特别注意。

出游时还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血糖波动过大,注意携带病情卡,最好在家人的陪伴下或结伴出游,以确保安全;如果随团出游,要提前告知领队自己的病情,以防止突然事件发生能及时处理。特别提醒,病情卡可以让医生迅速低了解您的病情,关键时刻也许可以挽救生命,不要小瞧了它的作用啊。

旅游时活动量可能比平时大得多,可适当增加食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并随身备糖果。最好提前了解航线和时差,旅途中力求固定的时间进餐,注射胰岛素的病友特别注意,可以选择注射胰岛素类似物,餐前即刻注射,无需等待,安全方便,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随着汽车的普及,很多人外出旅游选择自驾游,那我们糖尿病病友能不能开车呢?什么样的病友不适合开始?开车过程中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注意自驾前要让医生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看是否适合自驾游。有以下情况的病友不适合自驾游:合并心脏病,下肢有并发症,注射较大剂量胰岛素,合并眼底病变的病友。当出现伤风、感冒等疾病时要特别谨慎,这些疾病会引起血糖不稳定。

自驾时要注意带齐血糖仪、葡萄糖块,以及可能需要的其他药物,上车前最好测一下血糖,以了解血糖情况。注意不要连续长时间驾车,一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应尽快停车,拿出血糖仪检测血糖,然后补充含糖食物或饮料。病友自驾要特别注意安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驾驶,危险性等同于酒后驾车,要特别注意。

讲了这么多运动的注意事项,无非是希望病友们能坚持运动,因为运动确实能给病友们带来很大的好处,能够促进血糖的平稳,促进身心健康。享受运动其实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