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内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简易呼吸器里的小秘密】

字号: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简易呼吸器”,也有人叫我“球囊”,是不是每一个看到我的人都有想捏捏我的冲动呢?相信很多人都捏过我。别看我长的小,我的本领可大了,要是捏的好,我就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呼吸机,在抢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你们知道我的身体构造和作用原理吗?下面我就为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简易呼吸器结构图

简易呼吸器原理图

我的工作原理:

1. O2从A进去,随球囊复原D阀开放,暂存于球体内;若O2流量不足,则负压使B阀开放,空气充入呼吸器内。球囊复原后多余O2则储于氧袋中,若O2流量过多,则C阀开放,可将多余气体排出呼吸器外。

2. 当挤压球囊时,产生正压,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E阀打开,并堵住出D阀,球体内气体即由E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3. 将被挤压的球体松开,E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的气体由出气口G放出。与此同时,D阀受到球囊松开所产生的负压,D阀开放,储气袋内O2送入球体,直到球体完全复原。 然后再次挤压,重复以上循环

4.至于F阀,其设计是为避免捏球囊时,过高的气道压导致气压伤。即如果设定气道压为60cmH2O时,当压力高于此限,则F阀开放,将气体排出呼吸气外,而不会强制压入肺内。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在做CPR胸外按压时,要脱开呼吸机用球囊通气的原因了:因为呼吸机我们一般设定的压力限是40cmH2O,当高于此限一定时间,呼吸机会保护性地停止通气,而球囊气道压高限可设至60cmH2O。

相信大家我对还有很多疑问: 一般球囊的容积是多少(成人、儿童、婴儿)?单手捏还是双手捏好? 挤压的频率多少为合适,不同情况下频率有何不同? 如果用于代替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以达到机械通气不同模式下的效果吗?我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首先,关于球囊容积,成人球囊一般为1500ml,双手捏到底压缩气体量可达1350ml,而正常呼吸潮气量400~600ml就足以达到通气目的,所以,平时抢救或转运时只需单手捏到底即可,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否则容易使气道压过高引起气压伤。(同时也要注意,插管跟面罩通气又应该有所不同,插管一般无关气道开放的好坏问题,而且基本上不会跟面罩通气一样多少会有漏气或把气体压到胃内的可能,所以面罩通气又可以适当增大压缩量。)

儿童及婴儿的球囊通气也同理,只是因为选择球囊型号不同而有所区别。现在一般儿童、婴儿的球囊容积/最大压缩气体量分别为:550/350ml;280/100ml。

其次,关于呼吸频率问题,给予一般成人呼吸频率12~20次/分即可足够分钟通气量,这个频率是指病人在无自主呼吸的情况下的理想频率范围。如果病人还有自主呼吸或恢复了自主呼吸,挤压应该部分通气顺从自主吸气,在两次自主呼吸间隔中若时间过长,可给予一次辅助呼吸,这种模式如果捏得好,可基本等同于呼吸机V-IMV模式。这时候,手对捏球囊时的阻力感觉即相当于呼吸机的压力传感器了。另外,还应注意吸呼比的问题,最好能保证在1:1.5-2,否则可引起“人机对抗”,引起气道压高、内源性PEEP升高、重复呼吸等问题,影响通气效果。当然,在心肺复苏时,应按指南里面的30:2给予通气。

如果平时捏球囊捏得好,那就相当于呼吸机的V-IMV模式:预设潮气量跟频率就是我们捏皮球的气体量跟频率,吸气时间也是捏的时间,而这一切都并不是恒定的,因为平时捏的时候,并不一定能按照患者一有触发就给预设的潮气量。而且它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同步的程度就跟我们捏的好坏有关,即是否顺应了患者的胸廓起伏或自主呼吸。

虽然我平时被用到的少,但是我也需要日常消毒和监测。当第一次使用一个新的简易呼吸器的时候、不同的患者使用时、同一患者使用超过48小时时,请为我消毒。污垢处先用清水冲洗,各接口及外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氧气管用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分钟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消毒后做好测试工作,保证我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平时多多爱护我,我才会在抢救的关键时刻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