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人老了,骨质疏松啦
人老了,骨质疏松啦
李贤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老年人主要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种亚型,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000年,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达到84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6%,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以上
病因
骨质疏松症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内分泌性因素(骨代谢失衡)女性患者由于雌激素减少,血降钙素水平降低,造成骨质疏松。男性患者的性功能减退所致睾酮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
2遗传因素 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老年人更容易患此病
3营养因素 钙摄入量不足和维生素D缺乏者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长期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和患慢性吸收不良性疾病,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4运动量减少 老年人缺乏运动,逐渐使肌肉强度减弱,骨量减少,甚至长期卧床,老年人更是加剧骨量丢失,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5生活方式 有长期吸烟,酗酒,喝浓茶或浓咖啡等不良生活方式,使骨量减少、骨折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
临床表现
1骨痛早期无症状,白天疼痛轻,夜晚和清晨醒来时疼痛明显,较重时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骨痛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负重。
2身长缩短,驼背因脊柱椎体压缩变形,使身长缩短,严重者驼背
3脆性骨折患者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骨折,如咳嗽,喷嚏,弯腰,负重,摔倒或挤压等,称为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部位有脊柱、桡骨远端及股骨近端
4呼吸系统功能下降脊柱压缩性骨折导致胸廓畸形,使呼吸功能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疼痛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时,使用加薄垫的木板或硬棕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使腰部和脊柱的肌肉松弛,从而缓解疼痛
2适用背架、紧身衣等限制肌肉的活动度,减轻疼痛
3热水浴,按摩、擦背以促进肌肉放松,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4光疗,电疗,中药熏蒸,磁疗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减轻疼痛
5音乐治疗,暗示疏导,转移老年人注意力,缓解疼痛感
6剧烈疼痛的老年人使用止痛剂、肌肉松弛剂等
健康宣教
1日常生活指导 为老年人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或设施,如浴室安装安全扶手,防滑垫和坐便器,防止跌倒和损伤;指导老年人选择舒适防滑的平底鞋;睡前限制饮水量,减少夜间小便的次数;日常用品放在老年人容易取放之处
2运动指导 建议老年人行走时使用手杖或助行器,保持活动的稳定性;每天适当体育活动和户外日光照射,如慢跑,快步走,登台阶,太极拳等,因疼痛活动受限的老人定期进行关节的活动练习,进行肌肉的等长、等张收缩训练;骨折而固定或牵引的老年人,每日尽可能活动身体数分钟,如上下甩动肩膀,扭动足趾,做足背曲等
3饮食指导 勿暴饮暴食,进食七八分饱即可;饮食结构合理,摄入含钙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虾皮、鸡蛋、鱼类、肉类、花椰菜等每日补充钙800-1200mg;多进食韭菜、芹菜等含粗纤维高的蔬菜;减少盐的摄入量;适当控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坚果,蛋黄等;增加含维生素C和含铁食物的摄入,如绿叶蔬菜的增加;增加奶制品和豆制品的摄入量,如牛奶,酸奶,豆腐等,避免饮酒,喝浓茶,浓咖啡和碳酸饮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