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心梗是气出来的吗?
心梗是气出来的吗?
心梗、脑梗是气出来的吗?试问谁能不生气,如果心梗是气出来的,那我们岂不是天天都处在心梗的危机之中?所以,对于大家认为 “心梗是气出来的吗?其实是不准确的。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得心梗呢?
心梗的发生,有它的病理基础,大部分的心梗患者,不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娃妈这样的年轻人,甚至下至7-8岁的小心梗患者,都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堵塞或全部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使得心肌坏死。当心肌坏死面积过大时,心脏就会发生停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那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来的呢?大部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患者……等等这些被称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当中,可改变的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 、肥胖、糖尿病,还有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等等。
很多人之所以发生心梗,大多数原因是没有积极对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认真干预,将自己的健康管理起来。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管住嘴、迈开腿,控制情绪,管理生活,健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基石。
那么,心梗,该怎么预防呢?那么,心梗,该怎么预防呢?
1.及早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是重点。临床上并非所有的心梗都有先兆,但通常50-80%的患者在发作前都会有一些预警的症状:①长时间的心绞痛:大部分人会突然发现持续20min以上的心绞痛,既往有过心绞痛的患者,症状加重,时间延长;②胃肠道反应:许多人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③休克、晕倒等症状:少数人不会感觉到疼痛,而是直接休克、晕厥;④与劳累有关的全身性疼痛:患者一激动或劳累,就会出现身体疼痛,一休息疼痛就消失。疼痛不一定是心脏相关部位,可能是肩膀疼痛、后背疼痛,胃疼甚至是牙疼、腹泻。
2.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如能积极进行降血脂、控制血压、降血糖的治疗,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因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3.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会突然升高,这可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发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人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4.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5.精神放松,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加强个人修养,正确对待生活、工作中的矛盾。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