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一位患者的自述

字号:

  难忘的记忆

  —— 一位患者的自述

  □ 陈 负

  春节刚过的一个清晨,我顶着寒风前往位于马甸的一所中医研究中心看病。行至中途,突然感觉左胸剧烈疼痛。由于身上未带任何急救药品,我赶紧下车打的到了附近一家部队医院急诊室。医生说,是由于心血管痉挛引起心梗,输液溶栓就会好。于是,把我送进心内科监护室继续抢救治疗。

  一周后,由于医院过量输液,我全身水肿,呼吸急促,肺部功能受阻,肾功能逐步衰减,一个消瘦的人顿时变成了个大胖子。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我逐渐神志不清,生命到了难以为继的边缘。在家属的要求下,我被转到航天中心医院高干一科监护救治。

  当天晚上医院发出了第一个病危通知单。家人不甘心,请来了好几个知名内科专家,但效果并不明显。几天后,医院再次发出病危通知单。此时的我,病情恶化,已处于昏迷状态,心、肺、肾功能衰竭,生存的希望渺茫。究竟是如何活过来的,我毫无记忆。下面这个令人难忘的惊险场面全是事后家人向我讲述的。

  当最后一个病危通知单发出之后,连续经历了三次生离死别考验的孩子们已欲哭无泪。他们想不通的是,爸爸大学时是校篮球队员、足球守门员,经常参加冶金系统、省际、全国比赛,毕业后仍不断参加运动、锻炼,离休后还是老年门球队主力球员,体质很好,怎么会说倒下就倒下呢?他们不相信眼前的一切,马不停蹄地寻求良方、遍访名医,最后找来了当时不在医院的重症医学专家朱立主任。

  朱大夫一分钟未耽搁,穿上白大掛,就来到我的病榻前旁仔细观察。了解病情后,他果断、大胆地提出,采用“血滤技术”,排出体内多余水份。经过谨慎、反复地研究,他请来了血滤室、输血科等有关医护人员并准备了相关设备、仪器,亲自指挥。

  与死神抢夺生命之战就这样开始了。经多六次血滤,一万多毫升水从我体内排出,各器官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手术后,朱立在我病床旁整整守候了七天七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过人的胆识、扎实的技术、细心的呵护,朱大夫创造了奇迹。当我神志清醒时,他对科主任说:“老爷子的命总算保住了,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啊。”

  在病区特级护理下,我的病情明显得到了好转,恢复得也很快。科里医护人员团团地围在我的床边,微笑着说:“陈老,朱立和我们把您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您真是太幸运了!”话音未落,我的眼睛湿润了,激动的泪水盈框而出,一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能看着她们胸章上的名字,不断地点头。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对我来说却像经历了三次重生。每一次生死考验都使我深深地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对我来说,朱大夫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激。

  全家人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决定送给朱大夫一个红包,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和义务,红包我不能收,你们全家人的心意我领了。” 这样的恩情,我没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