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抢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任新民院士纪实

字号:

  在航天中心医院的39个昼夜

  ——航天中心医院抢救“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任新民院士纪实

  5月9日,在航天中心医院的一间普通高干病房,92岁高龄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任新民院士心情格外好,这一天,是他出院的日子。

  望着出院前最后一瓶正在滴滴落下的点滴,任老总说,这回太想回家了。说到在航天中心医院住了多少天院,任老总像个顽皮的孩子,和朝夕相处的护士争执开了。一个说入院时间是3月31日,一个说是4月1日,争执的结果是双方都没错,是3月31日深夜,也是4月1日凌晨,形同祖孙的俩人哈哈笑了。任老总说,“是这里的医务人员救了我一条命!”39个昼夜过去了,任老总的身体一天天恢复了,又硬朗起来,每天下午他都要亲自穿好鞋,系好鞋带,在病房走廊里走上几圈。

  时间回到39天前。

  3月31日深夜,是任老总在某医院接受结肠癌手术治疗后的第8天。这一天,在接连出现寒战、高烧症状、急性心功能衰竭后,情况继续急转直下,出现了全身水肿,血压高达216/120 mmHg,并出现了高龄老人癌症术后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异常危急!专家建议应迅速转入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3月31日深夜,家属在综合分析情况后果断决定转入航天中心医院救治。

  4月1日凌晨1点,航天中心医院高干一科迅速启动急救绿色通道,人员、设备、药品、措施迅速到位,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凌晨2点,饱受病痛折磨的任老总回到了航天人自己的医院。

  面对如此高危重症的病情,航天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深感责任重大,意识到要有一场硬仗要打。怀着对航天功臣的崇敬和爱戴,医院分秒必争,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救治工作——迅速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救治领导小组、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组、抽调技术骨干组成的专门护理小组。

  治疗方案迅速出台,继续抗感染、纠正心衰、利尿、平衡水电解质、给予营养支持。由重症、心血管、呼吸、胸外、消化等专业的院内专家组,每天组织病情讨论,调整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殷兴良每天都在关注着任老总的病情报告,多次对救治工作进行批示,并亲自前往医院探望任老总。航天两大集团公司领导指示要调动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全力救治任老总,还亲自联系会诊,并以两大集团的名义共同发出吁请钟南山院士会诊的函。他们对任老总的尊敬和爱戴,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人。

  全国各地的15位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诊,他们对航天中心医院的救治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各项具体措施有效得力。在医学界以严谨挑剔著称的来自协和医院的专家,也不再吝惜赞叹的语言:“治疗方向正确,措施得力,护理工作非常过硬,危重症处理有独到之处”。钟南山院士通过电话和影像学的远程会诊,也充分肯定了医院的诊断是明确的,采取的救治措施是正确有效的,这给了医院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以重症医学专家、高干一科主任朱立博士为首的院内专家组,在广泛采纳会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力地指导了临床诊疗。

  ——大胆利尿、补钾,入院第2天,心衰得到纠正,水肿消失了;

  ——果断正确使用抗生素,入院第6天,体温降至38℃以下;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及早开始进食,入院第8天,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精心护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入院第10天,急性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胸片提示肺部阴影逐步缩小,炎症逐渐消失。当天,任老总能够下地、增加进食,病情出现明显好转,治疗取得阶段性进展。

  ——全院总动员,多学科协同作战。来院第14天,术后多脏器严重并发症抢救成功,完全脱离生命危险。

  亲属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病房里传出了开心的笑声。从任老总入院后就不曾回家的朱立主任及医务人员也将喜悦幸福的表情写在了脸上。但职业素养告诉他们,患者出现继发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下一阶段的治疗仍然复杂而艰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在随后的时间里,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任老总身体的各项指标一项项趋于正常。硬仗过后,事实证明了用航天精神武装起来的医疗队伍,是一支技术一流、素质过硬、医德高尚、敢打硬仗的队伍。

  在航天中心医院的39个昼夜过去了,任老总康复了,在亲属的陪伴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或许,在航天大院工作的人们不久又会看到这熟悉的一幕:这位朴素着装的92岁老人,脚上穿着一双旅游鞋,在航天大院里疾步穿梭的矫健身影。

  

杨振荣 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