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心累可以扛,心衰可千万不要扛
心累可以扛,心衰可千万不要扛
李贤玲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心脏活动的突然及完全的终止。然而,在实际上心脏活动并未突然停止。心脏衰竭一般是缓慢发生常超过数年。几乎每一个人,当他(或她)老年后,都会丧失一些泵血功能。然而,心力衰竭病人则丧失更多。而且由心脏病发作或其它疾病可损害心脏。
病情的严重性决定其对病人生活的影响。一方面,轻度心衰可能影响很小,反之严重的心衰会干扰病人日常的活动并可能是致命的。在这两者之间的病人,治疗常有助其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然而,多种状态的心力衰竭,即便是最轻的一种也是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必须予以治疗。
诱发因素
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
(1)感染 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 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 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 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 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其他疾病 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
心功能分级
(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一般将心功能分为4级,心力衰竭分为3度:)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呼吸困难或心悸。即心功能代偿。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亦称Ⅰ度或轻度心力衰竭。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失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亦称Ⅱ度或中度心力衰竭。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后加重。亦称Ⅲ度或重度心力衰竭。
日常护理
1.禁食含钠丰富的食物
1)用苏打、发酵粉、碱制成的馒头、面包、饼干等。
2)肉松、香肠、咸鱼、咸菜、火腿、腐乳等腌制品。
3)各种含钠饮料及调味品如汽水、味精、番茄酱、啤酒等。
4)挂面、海味、奶油、猪肾、乳酪、松花蛋、香豆干等。
5)糖果、巧克力、葡萄干、果仁等。
6)含钠高的蔬菜是有芹菜、青萝卜、油菜、茼蒿菜及瓜茄类。
2.禁食刺激性大、产气多的食物,以免刺激心脏,诱发心力衰竭。
1)给予低脂、低盐、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2)限制钠盐摄入:轻度心衰者,每日可摄取2~3g盐。
3)水分的摄入:轻度心衰患者每日液体摄入量为1500ml左右,夏季可稍增加。
4)吸烟者应戒烟。
3.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应少量多餐,每天 5~6餐,避免过饱而引起胃肠过度充盈,增加心脏的负担,诱发心律失常或心绞痛等不良后果。
4.适量供给脂肪
过多的脂肪还会抑制胃酸分泌,影响其消化。肥胖者腹部脂肪过多,横隔上升,压迫心脏使胸部感到闷胀不适,因此肥胖者更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5.适量摄取蛋白质
心衰严重时,每天宜按体重 0.8克/千克摄入蛋白质。因为蛋白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较高,可能增加机体的代谢率,影响心衰的恢复,应不同程度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取。
6.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多食用鲜嫩蔬菜、山楂、梨、香蕉、草莓、橘子等,以补充足够维生素,保护心肌功能。注意补充钾及镁,因慢性心力衰竭,用排钾性利尿剂和洋地黄药物时,会使胃肠淤血,食欲减退。
7.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取半卧位,下肢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肺瘀血。随着病情的改善,可做一些适度合理的活动,如四肢关节主动运动、慢步行走等,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骨骼肌萎缩等负面影响,活动量以不引起心脏不适或气短为指标。
家庭急救
对于出现心衰,心脏随时都可能骤停“熄火”的患者,在拨打急救电话后,家属应掌握以下方法:
第一,要将病人扶起,背后垫些衣物,使之呈半卧位,这样可减少心肝回心血量,有利于减轻病人肺部的淤血,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
第二、家中如备有氧气,可立即给病人吸入氧气。
第三、可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如安定等口服,以减轻焦虑。
第四、可给病人舌下含服一粒硝酸甘油或消心痛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对于有病人的家庭来说,最现实的是配备氧气。家中如备有氧气,可立即给病人吸入氧气,就能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慌忙把病人往医院送,也不要随意搬运病人,因为搬运和送医院途中的颠簸,可以增加心脏负担,使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易并发或加重肺水肿,甚至会因此而造成病人的死亡。最好等待急救人员到来,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急救后,再送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