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带您了解老年人吞咽障碍

字号:

                                                                                                                                                            马水亭

在社会逐渐老龄化的今天,很多老年人因为患有脑卒中、老年痴呆、帕金森等疾病,导致吞咽障碍。进食时容易发生呛咳、误吸、营养不良等风险,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王爷爷1年之内3次住院,都是肺炎。王爷爷的儿女们百思不得其解,平时王爷爷特别注意养生也从不抽烟,又没有感冒的症状,怎么会突然发生肺炎了呢?护士小周观察比较仔细,发现王爷爷吃饭和喝水时咳嗽明显多于平时,就将情况告诉了医生。经过检查,王爷爷是因为吞咽障碍引起的“吸入性肺炎”。

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

吞咽为食物经口摄入并经咽腔和食管传送入胃的全过程。狭义的吞咽障碍指多种原因所致口咽部及食管结构与功能异常而造成者,不包括认知及精神心理因素所致行为异常引起的摄食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主要特点是: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常因误吸致肺部感染,重症患者也可因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也可因进食困难而引起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变现为严重的营养不良而影响患者康复。 但由于观察滞后,当发现老年人严重呛咳进食困难或肺炎反复发作时,后果已经较为严重也失去了康复的最佳时机。

判断吞咽困难的方法

洼田饮水实验:老年人坐正,饮温开水30ml(普通小盒酸奶三分之一的量)观察全部饮完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

1级(正常):能1次顺利地将水饮完,无呛咳;

2级(可疑):分2次以上饮完,无呛咳;

3级(异常):能1次将水饮完,但有呛咳;

4级(异常):分2次以上饮完且有呛咳;

5级(异常):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

咽障碍的并发症

1.  误吸

一般误吸是指食物或液体进入声带以下的气管。表现包括: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

(1)正常人偶尔也会发生误吸,一般都能通过咳嗽可以将误入气管的食物或液体排出,也就是不小心被呛到了。但是老年人由于肌肉无力,导致呼吸、清喉、咳嗽力量减弱,误吸比较常见和频繁。

(2)隐性误吸:是指食物进入气管但没有咳嗽、清喉、声音改变等表现,与喉部感觉减退有关。隐性误吸需要吞咽造影检查,有的患者是在发生呼吸道并发症(吸入性肺炎)后才被发现。

(3)吸入性肺炎:主要是异物或细菌进入肺内造成的肺部感染。这种呼吸道并发症在老年人和卒中(脑梗塞、脑出血)患者中比较常见,与吞咽困难造成的食物或液体反复进入肺内有关。

(4)误吸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并不是所以的误吸患者均发生吸入性肺炎,误吸后只要能把误吸的食物和液体顺利排出,没有掉入肺部就不太会引起肺炎。而隐性误吸就非常危险了,由于误吸之后没能及时把异物排出,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2.  营养不良

由于进食后会有呛咳、气促等情况,老年人进食就会变慢、进食量变少。进过一段时间,就会表现出贫血、消瘦、肌肉萎缩、活动减少、精神萎靡等。有些老年人如果发生严重的吞咽障碍,会造成完全不能进食的情况发生,十分危险。

3.  脱水

脱水指身体组织内缺乏足够的水和电解质来维持健康。吞咽困难是脱水的危险因素之一,进食固体或流质易导致误吸,会给患者带来进食的恐惧感,减少进食量,导致脱水。

反之,脱水也会影响吞咽功能。例如,口腔内缺乏足够的唾液时,咀嚼更困难,食物不容易形成食团,分离成散在的微粒,需要多次吞咽。

发生吞咽障碍怎么办?

1.及时就医:发现家中老人或者卒中患者发生吃饭时咳嗽增多、气喘、不愿或害怕进食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没有发生进食呛咳但不明原因的消瘦、厌食、反复肺部感染等,也要警惕是否发生了吞咽障碍。

2.食物加工:由于老年人口腔肌肉和唾液分泌功能的减退,咀嚼、搅拌食物的能力退化了。应选择糊状食物,必要时添加食物增稠剂等,少食多餐,缓慢进食。避免球状、大块硬的食物。

3.进食体位:有些老年人会在床上半躺着进食,或者坐位时候靠在椅背上由人喂食。这样的姿势都是容易造成误吸的,正确的姿势是:坐位,身体前倾用手臂在桌子上做支撑,微微低头;床上取侧卧,身体略向前弯曲,微微低头。这样的姿势可以让气管的入口变小而食道的入口变大,还有利于舌头和喉咙控制食物的流向,减少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