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像地震一样天旋地转的头晕,可能是“耳石”迷了路!
李贤玲
在我们生活中,耳石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有些人会有过耳石症的经历,那你知道耳石症的症状有哪些吗?患有耳石症的时候又该如何治疗呢,导致耳石症的原因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耳朵里为什么会有‘石头’呢?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
耳石症的症状
耳石症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阵发性就是反复发作,位置性就是体位改变的时候才会发作,一般表现为左右翻身,起床,躺下或者低头仰头等动作,所以大部分患者都是半夜起夜或者早晨起床的时候发病。
1、发病特点:时间性及空间(位置)性
2、眩晕特点:
(1)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2)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3)适应性:易疲劳性;
(4)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 方向:旋转性或水平性、向地性。
4、 眩晕患者如果表现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就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有腹泻的症状,这是由于植物神经反射。
5、有的人心慌、胸闷、憋气、出冷汗,因为患者憋气而造成拼命喘气,二氧化碳过度排除后,出现低二氧化碳血症,出现手脚发麻、抽筋等表现。有时症状表现如同晕车,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面色苍白等。
6、典型的表现还有体位改变后数秒出现,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几秒到几十秒。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
‘石头’为什么会迷路?
目前,耳石症的发病因素仍不明确,它可能是一孤立的特发症状,也可能是由下列因素引发而来。
1、耳石病:迷路发生老化或退行性变时,椭圆囊囊斑发生变性,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再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三种半规管均可受累,其中后半规管最多。
2、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椭圆囊囊斑上的胶质膜因营养障碍而变薄,耳石脱落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
3、头部外伤或耳部手术: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如挥鞭样损伤”可致本病;某些中耳手术如镫骨手术时,可因局部压力或镫骨足板镶入前庭窗或耳石撕脱而致本病发生。
4、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性疾病、前庭神经炎、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缓解期、外淋巴瘘、突发性耳聋合并眩晕等均可因细胞碎片的凝集或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而致发病。
5、骨质疏松症:国外研究中老年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75%,而正常对照组仅为4%。
耳石症的饮食
1、大枣
红枣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具有抗过敏补气益血,气血不足眩晕者相宜。但大枣滋腻助痰,对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加重痰湿,故当忌之
2、辣椒
《药性考》中指出:辣椒,多食眩旋,动火故也。”这说明对肝阳上亢,肝火过旺,包括高血压病的眩晕者,应忌食之。
3、荔枝
荔枝性甘微酸,微温,而且荔枝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治疗结肠炎有很好的治疗的效果,有头昏、恶心、乏力感,这是由于吃得太多,在体内引起糖代谢紊乱。
另外,还有一些应该忌吃的食品,如辛辣刺激品,如酒、葱、蒜、韭菜、洋葱、辣椒等,以免生痰火;少吃煎炒、炙烤、油腻、肥厚的食物,如肥肉、羊肉等;虚证眩晕忌生冷瓜果,同时还要尽量少抽烟、喝酒,最好就是能够戒烟、戒酒。
即使耳石复位,眩晕缓解,我们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体位时尽量慢,不要猛然翻身、起床等,起床前可以在床上侧卧一会儿
2.尽量不要摔倒,保持意识清醒,如果感觉头晕,立刻坐下,如果起夜,要开灯
3.免受影响的那侧侧卧,尽量减少那些触发眩晕的动作,如弯腰拾物,剧烈点头
4尽量避兔长时间卧床,或尽量避免头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看牙医,烫发染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