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您的雾化吸入顺序对了吗?
李贤玲
雾化吸入治疗是临床常见治疗内容之一, 当一个患者同时使用三种或者四种雾化药,你是否曾将所有的药物同时使用?是否思考过如何正确使用?
在临床上,我们都知道雾化吸入局部用药简单方便、起效快、用药量少和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地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
当一个患者同时使用三种或者四种雾化药,你是否曾将所有的药物同时使用?是否思考过如何正确使用?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明确指出,国内目前能合法用于雾化吸入的药物主要有四大类: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其代表药物是布地奈德,是目前最强大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为喘息性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它通过对炎症反应所必须的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同属一类的还有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表药物是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其特点是: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同属一类的还有沙丁胺醇。作用机理是选择性激动气道的β2受体和稳定肥大细胞,5-15分钟起效,快速解除和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是喘息性疾病急性发作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的首选药物。
胆碱M受体拮抗剂
常用的有异丙托溴铵溶液、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作用机制:胆碱M受体拮抗剂通过与内源性胆碱竞争靶细胞上的毒蕈碱受体(M受体)而发挥作用,M 受体有5个亚型,但呼吸道内只有M1、M2和M3有明确的生理活性,拮抗M1及M3受体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并抑制黏液高分泌状态,拮抗M2受体则促使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支气管收缩,因此部分削弱了拮抗M1和M3受体所带来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黏液溶解剂
常用的是乙酰半胱氨酸,降低痰的粘稠度、粘滞性,并使之液化而更容易把痰咳出来。
作用机制:降低痰液的黏滞性使液化后容易咳出,还可使脓性痰液的DNA纤维断裂溶解脓性痰,同时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有效改善纤毛运动,增强纤毛清除功能,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另一方面还可以抑制黏液细胞增生,在外周气道可以发挥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破坏已形成生物膜,协同抗生素有效抗菌。
以上几种药物是否可以同时应用呢?
当遇到紧急抢救时,我们要首先预防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
普米克令舒(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对于同时采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患者,建议应在使用布地奈德前先用支气管扩张剂,以便增加进入支气管树的吸入用布地奈德药量。两种吸入剂之间应间隔几分钟。
根据2018版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普米克令舒(吸入性布地奈德混悬液)说明书,如果同时应用上述两种或者三种药物,我们大致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解除支气管痉挛(支气管扩张剂),减轻粘膜水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最后应用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降低痰的粘稠度、粘滞性将痰液排出。
当然每一类药物的用药顺序并非绝对的,我们还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地做出判断,准确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
总之,雾化吸入药物的顺序直接关乎治疗的效果,正确用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你的吸入顺序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