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吃糖会得糖尿病吗?
对于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听大家说“别吃糖了,吃糖会得糖尿病的”,这句话到底是真是假呢?
首先,我们先说说“糖”的概念。生活中所说的“糖”是指从甘蔗、甜菜、米、麦等提制出来的甜物质,主要有麦芽糖、蔗糖等;而医学中所说的“糖”是指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
“吃糖会得糖尿病”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目前糖尿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根本原因并非是我们甜的食物吃得太多,而是由于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人的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蛋白质类食物摄取的过多,致使总热量摄入超过标准,加上现代人出门就上车,运动量严重不足,进而导致肥胖,导致糖尿病的产生。当食物进入人体后,糖类会被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升高的血糖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如果一个人经常摄入大量的糖,胰岛素就要经常的超负荷工作,而机体每一个器官都是有寿命的,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功能提早衰竭,当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也就是控糖系统出现问题时,这时糖尿病就发生了。
有研究表明,吃糖不仅是肥胖、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它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经常吃糖又不及时漱口, 极易患龋齿及多种口腔疾病。儿童如果经常食糖,特别是空腹食糖, 可损害机体对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糖过量也极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过高,极易引发痛风。
既然糖尿病有这么多危害,那我不吃糖不就行了吗?虽然糖的确有强大的杀伤力,但它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因此我们没必要把所有的糖都拒之门外,重要的是要限制它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普通人应将每天的游离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大约为30-40g。30~40克的糖是什么概念呢?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对于糖尿病患者这些更需要注意,对于糖果、各种果酱、巧克力的摄入量需要严格控制。
所以说,“吃糖会得糖尿病”这一说法是假的,让我们健健康康的吃糖,远离肥胖、远离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