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糖尿病与糖的关系

字号:

    

                            

                                                                                                                     袁丽鋆

        流言: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如果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那说明已经病入膏肓了。

  真相: 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有些人认为平时少吃糖,就可以避免糖尿病,而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吃多了,这个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单纯地多吃糖,只有可能造成糖尿,而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

一、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吗?

  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尿中含糖,并不是因为糖吃的过多,而是因为机体无法利用摄入的糖。正常人吃糖之后,机体很快会将糖分用来供能或者储存起来,血糖浓度迅速降到肾糖阈以下。而糖尿病人吃糖之后,机体既无法利用糖,也不能把糖存储起来,而是任其随着血液来到肾脏。这时,血液中的糖比正常人的含量大得多,很容易就超过了肾糖阈,造成糖尿。

  由于血糖过高,血液渗透压增加,导致患者口渴,多饮;而高糖的尿液,又导致了患者发生了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糖分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得不到供能物质,就会时常感到饥饿,饭量变大,而同样由于能量不足,人会慢慢消瘦,这就是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的原因。

  如果只是引起口渴、消瘦、乏力,糖尿病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但是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的病变,从而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影响视力。而肢体末梢的微血管病变,则有可能导致四肢发麻、感觉无灵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感觉减退,被热水袋烫伤都不知道。累积到颅内血管、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大动脉病变,轻则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重则可能导致下肢坏疽、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对生命形成威胁。

  此外,体液、血液高糖高渗还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等问题。糖尿病人的伤口感染往往是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二、胰岛素是最后的选择吗?

  许多患者很抵触使用胰岛素,认为用上胰岛素就代表病入膏肓了,或者认为胰岛素是最后的无药可用的措施,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患者本身胰岛素水平非常低,确诊之后就需要立即用胰岛素控制。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首先是使用药物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是增加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或者对药物不耐受,就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了。

       结论: 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么简单。糖尿病也并不可怕,接受规律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并且定期体检,也能正常的生活。

三、关于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除了基因的易感性,肥胖、吸烟、情绪压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遗传方面的影响我们还无能为力,所能做到的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推荐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的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都很重要。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过度堆积的脂肪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血糖的控制也很难达到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