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航天心科普】心?营养系列之—心衰危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

字号:
前期文章中我们谈到了心衰患者的饮食营养要素,同时也对如何管理合并缺铁、低钠的心衰患者进行了阐述。然而,临床上很多心衰患者即使在综合优化治疗的前提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尤其是进展期急性心衰患者,其发生率高达75%-90%。一项纳入17个心衰合并营养不良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营养咨询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那么,到底如何进行心衰患者的营养评估?有哪些营养相关的指标需要动态关注?

 

 

 

 

什么是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定义为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能量或蛋白质缺乏,不能维持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导致自身组织消耗的一种状态。2015年ESPEN(欧洲重症营养指南)指南中指出营养不良属于营养紊乱中的一型,包括饥饿相关性营养不良、疾病相关性营养不良(又称恶病质)、肌少症、虚弱症。心衰患者由于机体免疫系统激活、代谢异常使体内分解代谢增加、合成代谢减少,导致心源性恶病质的发生,其发生率多在5%-15%。临床上表现为既往6-12个月内,非故意、非水肿性体重减轻≥6%的总体重,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消瘦、骨质疏松,患者一般预后不佳、死亡率较高。

如何评估心衰患者的营养不良

 

2020年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推荐将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作为常用营养筛查的工具。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的目的是尽可能在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对其实施营养支持治疗,进一步改善临床预后。营养不良评分、疾病严重程度及附加评分相加,3分,为营养支持指征(见表1)。

1  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

评分

营养不良

评分

疾病严重程度

0

正常营养状态

0

正常营养需求

1

3个月体重减轻>5%  

1

骨盆骨折;慢性疾病,尤其肝硬化、COPD

 

1周进食量为正常50-70%

 

长期透析;糖尿病;肿瘤

2

2个月体重减轻>5%  

2

腹部手术;中风;

 

BMI 18.5-20.5且低于患者平素体重

 

重症肺炎;血液系统肿瘤

3

1个月体重丢失>5%  

3

颅脑外伤;

 

BMI 18.5 且低于患者平素体重 或

 

骨髓移植

 

1周进食量为正常量0-25%

 

ICU病人(APACHE2评分≥10分)

附加

年龄≥70岁,加1

 

腹水、胸水、低蛋白血症,直接评分3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是2001Rubenstein等在原有的微型营养评价法(18条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而来,主要是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风险,此表从患者病史、BMI、进食状况、合并应激或急性疾病、活动能力、精神疾病6方面进行评分,总分共计14分,分值≥11分者提示营养状况良好,分值<11分者提示营养不良(见表2)。

2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

评定指标

评分

3月体重丢失

3kg0

不知,1

1-3kg2

无,3

BMI

190

19-211

21-232

233

进食情况

食欲严重减退,0

食欲轻度减退,1

无症状,2

 

3月有应激或急性疾病

否,0

是,2

   

活动能力

卧床,0

能活动、但不愿意,1

外出活动,2

 

精神疾病

严重痴呆抑郁,0

轻度痴呆,1

无,2

 

心衰患者需要检测哪些营养指标

 

重症心衰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原则包括:控制总液体量、以肠内营养支持为主,监测心功能指标和腹部情况。其中心功能指标包括血糖、血脂、电解质、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酸碱平衡以及24小时出入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小组.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2):119-132.

2. Mette M. Berger, Annika Reintam-Blaser, et al. Monitoring nutrition in the ICU[J].Clin Nutr. 2019 Apr;38(2):58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