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手麻——颈椎病
手麻的原因很多,前几期已经和大家介绍了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及桡神经受损,今天将和大家介绍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即颈椎病。顾名思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外伤劳损或先天骨发育异常等引起脊柱内外组织结构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颈椎病可以出现手麻木、疼痛,严重者甚至可以影响下肢导致下肢发木、无力,大小便困难等。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及劳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屈颈机遇的增加,交通事故的逐年增多等,颈椎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提高,已成为影响青、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
1.年龄:目前一致认为颈椎病是中年人以上的一种多发病。40~60岁为高发年龄。颈椎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青年颈椎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
3.地理环境: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等恶劣的地理自然环境及常年在矿井、野外、纺织等风寒湿 较重的环境中,患病率上升
4.生活饮食习惯:高枕睡眠、头顶重物及吸烟和饮酒等,颈椎病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6.全身及局部振动:如煤矿电钻工人、油锯工人、大型汽车司机等,颈椎病的患病率增高。
7.颈、咽喉部炎症感染因素:炎症致关节及其周围韧带充血松驰,可发生骨质脱钙,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损害,在一定诱因作用下,可发生错位。颈椎和咽喉解剖位置彼此密切相邻,咽喉部炎症沿淋巴、血管扩展到颈部关节中,导致炎症充血,颈肌痉挛,继之关节脱钙,韧带松弛,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尤其青年期颈椎病。
8.外伤:外伤既是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又是加速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9.畸形:先天性或后天性,如颈椎椎体融合、颅底凹陷、颈肋、第7颈椎横突肥大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等,都是颈椎病重要的发病因素。
颈椎的退变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因此对颈椎病来说,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是其最好的预防措施。
1.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运动是增强人体各项能力的常用方法。无论是颈椎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都可以通过经常性参加身体锻炼,帮助活跃颈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强颈部肌力,提高颈椎的稳定性,从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减轻颈椎相关症状。可以每日早、晚各数次进行缓慢地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颈部的运动,也可利用工作空闲时间来试着做颈部保健活动。
2.避免长期低头姿势:要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尤其是银行人员、会计、白领人群、IT 工作者等伏案型人群更应注意。长时间低头这一体位会使颈部肌肉、韧带受到牵拉而形成劳损,导致颈椎椎间盘发生退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改善工作环境,如将桌面改为呈30°角的平面工作台,这样可以减少伏案工作时颈椎的负荷]。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下,改变一下体位。每 隔 20 min 休息1次者效果为佳。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等。
3.颈部放置在生理状态下休息:科学的枕头垫置具有恢复颈椎的动静力平衡、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肌肉张力,消除颈部肌肉疲劳等作用。一般建议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cm为最佳, 不宜睡高枕,因其会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结果与低头姿势一样。另外注意侧卧睡觉时,枕头要加高到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
4.避免颈部外伤:运动时,注意保护颈部,以免遭受外力冲击导致挫伤。坐车时,应系好安全带,以免急拐弯、急刹车时伤及颈椎。出现颈肩部酸痛时,在明确诊断并除外颈椎管狭窄后,可自己进行轻柔按摩,但要注意手法,以免加重症状。
5.避免风寒、潮湿:注意颈部保暖。冬天天冷可以用围巾围住颈部,防止寒气侵袭;夏天注意不要让颈部直接对着电风扇、空调吹风,出汗后也不要使颈部直接吹冷风;如遇到淋雨受湿要及时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