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内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你被“蜜雪冰城甜蜜蜜”洗脑了吗?摆脱令人困扰的“耳虫效应”

字号:

最近一首蜜雪冰城主题曲火遍全网,一曲听罢,满脑子都是“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仿佛中毒了一般,一遍又一遍单曲循环,你越是想让它停,它就越闹腾,好像一条虫一样,徘徊在脑中,挥之不去,这种现象称之为“耳虫效应”。  

 01    为什么会出现耳虫效应    耳虫是一种大脑的神经活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研究发现:耳虫效应出现时就和实际听到音乐一样,会引发大脑听觉皮层的活动,这种听觉想象会重现我们听到旋律时的大脑反应,接着,听觉皮层的活动会引发“认知搔痒”。就好像被蚊子叮了一下,被叮的地方搔痒难耐,让人忍不住去"挠"这些音乐,结果通常是越挠越痒,越不愿回想越是忘不掉。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表示,耳虫效应发生时,我们的大脑会按讯息的关联性来储存,提取的线索一出现,便会勾起相关讯息。比如给人播放一段熟悉的歌曲旋律,人的听觉皮层会自动开始填补后面的曲调,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给起个头,我们的脑袋里就有个神奇的声音会跟着“唱”。     

 02      什么样的音乐  容易引起耳虫效应    产生“耳朵虫”的旋律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都存在一个反复出现的节奏。这种周期性的节律让旋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就好像没有尽头一样。这些歌曲大多具有强烈的节奏,而且音乐的主题周而复始地持续出现。   韩国的科研机构对2012年7月开始爆红歌曲<江南Style>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这也正是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的原因。    广告旋律或者歌曲的副歌部分由于重复性非常强,总会在你生活中出现,也成为了造就耳虫的关键曲调。        

03     怎样停止耳虫效应    耳虫一旦开始就不容易停下来。你越是为这些重复的旋律苦恼,它们就越是缠着你不放,一遍遍像唐僧念经一样让人烦闷。想要减少耳虫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它去。你越是忽略它,越是容易不知不觉地摆脱耳虫。     图片来源自网络   此外,你也可以采用别的办法,比方说去想另外一首歌的曲调。用别的音乐来替代脑海中单曲循环的曲调。你还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事情上,或者转而去开始另一项活动,比如运动、饮食等等。    那么耳虫效应真的一无是处吗?英国雷丁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毕曼经统计发现,大部分“耳朵虫”只会持续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必总把耳虫当作苦恼,这些反反复复的旋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你放松,缓解压力。对有些人来说,耳虫甚至能够帮助他们集中精力,更好地完成手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