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科室园地

身体出现4种说不出的难受感,可能是心梗前兆!

字号:

老年医学二科

心梗即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很多人会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之前出现4种难以描述的不适感,那么这4种感觉分别是哪些?不妨一起看看!

1、胸闷压迫感

胸闷和压迫感往往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前兆症状之一,患者常自述为一种沉重或者压迫在胸口的感觉,有时伴随着胸痛,甚至窒息,持续时间数分钟或者更久,不会因休息、深呼吸而得到缓解。

 

2、气短和呼吸困难

部分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可能表现为气短和呼吸困难。患者可能感到自己呼吸急促,无法正常深吸气、呼出。此类症状可能会在轻度活动或者休息时出现,并且逐渐加重,有时还会出现窒息感或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等。

3、乏力和体力下降

乏力和体力下降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表现之一。患者可能感到异常疲劳,即使是在平常的日常活动中也会感到困倦和无力,持续时间通常较久,并不会因为休息或者睡眠而得以改善。有时也会自觉体力较之前明显下降,无法再完成以前轻松就能完成的任务。

4、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

部分人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的前兆。具体表现为胃部灼热不适、恶心想吐、腹部胀满等,很容易和普通胃病或者消化问题相混淆。如果同时伴有其他症状,需引起高度警惕。最好尽快来医院查明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和应对的措施大致如下:

1、注意身体信号

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关注自身的信号,如胸闷压迫感、气短、呼吸困难、乏力、体力下降、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等。如果不放心,建议抽空就医,进行明确诊断。

2、改善生活方式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积极戒烟、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锻炼、科学控制体重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切忌长时间坐立不动、劳累过度等。

3、调整饮食习惯

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尤为重要。建议多以高膳食纤维、低盐分、低脂肪类的食物为主,少吃或者不吃脂肪、胆固醇、热量高的食物。同时,保持每日水分摄入充足,均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有所帮助。

 

4、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不要擅自处理,更不要直接忽视症状,否则会耽误治疗时机。

5、规律服药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包括降压药、降脂药和抗血小板药等,合理使用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降低胆固醇含量,并预防血栓形成。

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限酒、健康饮食、适度锻炼和减少压力等,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则可以减少由急性心肌梗死带来的风险,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