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消化科全力救治晚期肝癌国际病人
3月21日,一位来自蒙古国的72岁肝癌患者,慕名来到中国,找到北京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杨仁杰教授及我院王斌副院长,准备行介入治疗,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把患者安排在消化科病房。
消化科崔梅花主任对此患者高度重视,安排由牟方宏主任医师、傅怡副主任医师负责此患者的具体诊治,克服了语言上无法沟通(患者只懂蒙语)、患者生活习惯差异等困难,尽快完善了术前检查。检查发现患者为晚期原发性肝癌,肿瘤体积巨大,为多发病灶融合,发展迅速,肿瘤已侵犯肝静脉系统(肝右、肝中静脉),下腔静脉受累至肾水平(近15cm长度)门静脉右主干受累,右心房受累,肺多发转移,肾上腺转移,双下肢水肿严重,同时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
3月26日下午,北京肿瘤医院杨仁杰教授到消化科会诊,详细了解患者各项资料,与崔梅花主任、牟方宏主任医师等做了充分的术前讨论,认为患者年龄大,体质偏弱,影像学表现极为罕见疑难,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但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将会很快出现各种并发症,生存期会很短。为解除患者痛苦,杨教授决定冒一定风险,准备在术中先行肝癌TACE治疗,再行下腔静脉开通及支架置入术。
在与患者家属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于3月28日下午,杨教授再一次与王斌副院长等进一步讨论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消化科医生、研究生、北医见习同学共同观看了手术全程。术中先行选择性肝左及肝右动脉栓塞化疗,随后于下腔静脉狭窄闭塞段置入3个支架,并予球囊扩张。整个手术过程历经约3个半小时,所有在场人员为这样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感到振奋。术后消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崔梅花主任领导下,克服了语言障碍,精心照顾病人,随时观察病情变化,通过手势或在翻译帮助下及时沟通,很好处理病情。
期间,王斌副院长十分关心患者的病情,术后看望患者,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并在术后3天复查CT后,专程陪同杨教授来消化科与我科医护人员讨论治疗后疗效,看到患者肝癌病变处药物沉积效果很理想,支架周边也可见药物沉积,下腔静脉支架位置理想,患者现下肢浮肿明显减轻,认为此次治疗圆满成功。
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手术的成功及疗效的显著大加赞赏,对院领导的关心表示真诚感动,对消化科精心的治疗护理十分满意,表达了衷心的谢意。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并发症,目前已安全回国。这种高难度的治疗在我院属首例,在国内也少有报道。
上一篇: 艺高人胆大——记王斌副院长
下一篇: 科研骨干沙龙成立暨首都特色项目申报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