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食管平滑肌瘤疾病知识
食管平滑肌瘤是黏膜外壁内肿瘤,是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70%以上,它的诊断主要依靠食管钡餐造影,典型表现为圆形或半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可见“环形征”。肿瘤区黏膜皱襞展平消失,钡剂均匀涂抹于充盈缺损表面,“环形征”是鉴别食管平滑肌瘤和外压性改变的较具特征性表现。少数病例向腔外生长,与食管外压性改变难于鉴别。
为了方便诊断和手术的定位,纵隔常被分为几个区域,而现在最常用的是
Felson提出的“3 分区”法,其分法如下:
1.1 前纵隔:位于胸骨后方,心脏、胸主动脉和气管前方,呈倒立的狭长三角形区,内有胸腺等。常见胸腺病变(胸腺瘤、胸腺囊肿、胸腺增生、胸腺脂肪瘤)、畸胎类肿瘤、淋巴瘤等。
1.2 中纵隔:为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在的范围。常见淋巴瘤、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等。
1.3 后纵隔:食管前缘为中、后纵隔的分界线,后纵隔内有食管等结构。常见神经源性肿瘤、食管病变(食管癌、食管囊肿、食管平滑肌瘤等)等。
本病例应与后纵隔肿瘤鉴别。后纵膈主要肿瘤为:神经源性肿瘤。比较少见的有食管囊肿等。
1. 神经源性肿瘤
多数来源于交感神经,位于脊柱旁沟内。
X线:脊柱旁肿块,椎间孔扩大,邻近骨质吸收破坏
CT:CT值20-50,边缘光滑锐利,典型者呈哑铃形位于椎管内、外,椎间孔扩大并压迫性骨吸收,增强后有强化;恶性者边界不清。
为了方便诊断和手术的定位,纵隔常被分为几个区域,而现在最常用的是
Felson提出的“3 分区”法,其分法如下:
1.1 前纵隔:位于胸骨后方,心脏、胸主动脉和气管前方,呈倒立的狭长三角形区,内有胸腺等。常见胸腺病变(胸腺瘤、胸腺囊肿、胸腺增生、胸腺脂肪瘤)、畸胎类肿瘤、淋巴瘤等。
1.2 中纵隔:为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在的范围。常见淋巴瘤、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等。
1.3 后纵隔:食管前缘为中、后纵隔的分界线,后纵隔内有食管等结构。常见神经源性肿瘤、食管病变(食管癌、食管囊肿、食管平滑肌瘤等)等。
本病例应与后纵隔肿瘤鉴别。后纵膈主要肿瘤为:神经源性肿瘤。比较少见的有食管囊肿等。
1. 神经源性肿瘤
多数来源于交感神经,位于脊柱旁沟内。
X线:脊柱旁肿块,椎间孔扩大,邻近骨质吸收破坏
CT:CT值20-50,边缘光滑锐利,典型者呈哑铃形位于椎管内、外,椎间孔扩大并压迫性骨吸收,增强后有强化;恶性者边界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