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烧伤康复知多少
烧伤康复知多少
对于烧伤患者来说,生命得到挽救并不意味着结束,而代表着开始。除了生命的回归,他们还需要社会与生活的回归。他们需要在创面愈合后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地恢复病前功能,预防或减少预后畸形的发生。这与烧伤康复的初衷其实是一致的。
烧伤康复医学的重点就是保障烧伤患者得到满意的康复,包括功能、容貌、心理、体能、就业和社会的康复,使患者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要改善外观和恢复功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烧伤康复
在烧伤救治的过程中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不仅可以促进创面愈合、保护关节功能、减少挛缩、抑制肥厚性瘢痕形成,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之外,积极的烧伤康复还可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重树信心,降低伤残率和伤残程度,减少后期整形手术次数,缩短住院周期,降低治疗费用。
烧伤康复是一系列多样化、个体化、全面性、持续性的综合治疗,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康复治疗手段。
早期创面治疗
早期创面治疗是指创面愈合之前的康复治疗,这一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肉芽和上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为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做准备。在这一阶段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水疗、光疗、短波及超短波治疗等。
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
通过正确的体位和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来预防关节挛缩,保持肌肉力量和功能,防止体位畸形的发生。
创面愈合后的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创面经常存在新生上皮起水疱、裂开、糜烂、溃疡、肥厚性瘢痕增生、粘连、瘢痕区疼痛、瘙痒等问题。这一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残余创面愈合和烧伤区新生皮肤的“老化”,软化瘢痕,减轻疼痛和瘙痒症状。这一阶段主要的治疗方式有音频电疗、蜡疗、超声波疗法、光疗等。
后遗症的康复治疗
烧伤的后遗症主要是肥厚性瘢痕和挛缩,应该根据不同的后遗症选择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段。肥厚性瘢痕可通过康复治疗来预防和缓解,而挛缩的防治需要伴随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从受伤开始就应该介入。
心理康复
烧伤除了会带来身体的伤害,造成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还会带来极大的心理障碍。一方面是受伤经历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是容貌受损带来的不可接受以及面对社会和未来的心理压力。这时候应该针对患者不同时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与精神压力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走出心理阴影。
我国心理康复的发展现状
不容乐观
我国烧伤早期救治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但是烧伤后的康复治疗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烧伤康复治疗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意识到烧伤康复的重要性。但是仍存在开始较晚、人员短缺、内容单一、资金断链、人才匮乏等问题,烧伤康复的未来不容乐观。
1、 缺乏有力的推广普及
我国现代康复医学起步晚,大众对康复治疗的认知较低,对烧伤康复的认知水平更不乐观,大众普遍认为创面愈合就是治疗的结束。
2、 专业人才及康复设备缺乏
在我国烧伤科建设标准中并没有纳入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导致我国开展早期烧伤康复和全程康复的人员严重不足,对于针对烧伤患者的康复设备也极度匮乏。
3、 经济限制
对于烧伤的治疗周期比较长,费用比较高,烧伤康复并没有纳入到医保的报销中,这就造成许多家庭无力承担治疗费用,错过最佳疗时机。
4、 烧伤康复的学术研究亟待进一步发展
目前严重缺少设计良好的临床对照研究,缺少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精准工作,这也极大的影响了烧伤康复治疗理念及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我治疗了他,而上帝治愈了他’,我期待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双手,为上帝的治愈提供最好的条件。”这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军教授对烧伤康复坚持的初衷,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