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园地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么?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也逐渐成为大家的烦恼之一,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无糖”食品的市场需求日渐高涨。那么“无糖”食品真的是不含糖的么?
01
什么是“无糖食品”?
按照国际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一般来讲,市面上的“无糖”食品指在制作过程中不额外添加“蔗糖”,但是为了保证食品的口感,往往会添加“代糖”。
“蔗糖”是食糖的主要成分,日常食用的白糖、砂糖和冰糖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能够被人体吸收。因此我们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就是指不能过多的摄入蔗糖,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也要控制蔗糖的摄入量以控制摄入的能量总和。
“代糖”则是指一类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甜味剂(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通常甜度要比蔗糖高很多(大多可以达到几百倍),因此在食品中仅需要添加很少的量就可以达到很多蔗糖才能达到的甜味,也就是在让人感觉到吃糖的同时,却没有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能量。
由此可见,“无糖”食品中由于没有额外添加蔗糖,相对于普通食品来说,减少了蔗糖的摄入,也就是减少了一部分蔗糖带来的热量,对于想要减肥的人和糖尿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糖摄入的手段。
02
有关“无糖食品”的几个误区
实际上,绝大多数无糖食品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并不具备降糖的作用,更不能用来代替药物,糖尿病人千万不可听信广告宣传,用无糖食品代替药物,这是非常危险的!
无糖食品含大量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相当于吃主食,食用无糖食品的糖尿病人要在饮食中减去相应的量。
一些糖尿病人为防止发生低血糖,随身携带有甜味的无糖食品,用来急救。其实,无糖食品不含有可直接吸收的糖分,发生低血糖不能立刻缓解症状,应该携带一些普通糖果,需要注意这一点。
“无糖”食品仅仅是指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不额外添加蔗糖,但是食品本身仍然可能经过消化而提供很多的糖,比如一些“无糖”的糕点。
“无糖”的糕点使用“代糖”代替“蔗糖”提供了甜味,但糕点本身由面粉和动植物油脂制作而成,其中的面粉经过我们口腔的咀嚼,能够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出一部分麦芽糖(这就是我们嚼馒头会有甜味的原因),最后在小肠内各种酶的作用下消化成葡萄糖。
因此,尽管一些食品标称为“无糖”,但其实经过消化后都会产生一定量的可吸收糖分。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是“无糖”食品,如果淀粉和油脂含量比较高的话,也不能够因为标称“无糖”而过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