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版 标准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内科>> 科室园地 >>正文

科室园地

好脂肪vs坏脂肪,有些锅我们不背

字号:

      近年来,广大群众越来越注意健康饮食,食品厂商也投其所好,在各种产品上打上低脂、脱脂的标签,似乎脂肪的含量越低,食品越健康。这很容易让人对脂肪产生误解,仿佛只要是脂肪就是“坏”的,甚至有人到了吃菜都要用清水把油涮掉的地步。实际上,脂肪也有好坏之分,真正引发健康问题的是“坏脂肪”,而“好脂肪”是人体必须要摄入的营养成分和能量来源。那么如何慧眼识“脂”,尽量只吃好脂肪,拒绝坏脂肪呢?

 

    脂肪是否影响健康,一部分取决于摄入量,更多在于脂肪的类型。根据碳原子数量、脂肪酸饱和度、人体是否能合成等角度可以将脂肪分为不同的种类。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的“饱和度”是一个化学概念,主要指脂肪酸中双键的饱和度,有一个双键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多个双键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没有双键就是饱和脂肪酸。当然了,双键越多分子越不稳定,在被氧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损伤人体的自由基,所以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需要避光保存,并且不能用于高温油炸。

 

 

饱和脂肪酸是参与人体供能的主力军,也经常被误认为是“坏脂肪”。实际上,饱和脂肪酸根据长短可分为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其中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的。短链脂肪酸具有改善腹泻、控制血糖、抑制食欲等作用,甚至可以帮助减肥;中链脂肪酸可见于母乳、全脂牛奶、椰子油、棕榈仁油等,同样有助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而长链脂肪酸,也就是平常说的大肥肉、“饱和脂肪酸”或“坏脂肪”,听名字就很不健康,很多人不敢吃。然而这类脂肪酸是最容易获取的能量来源,是维持生命必须要摄取的营养物质,而且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它是否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在适量摄取的前提下,完全不用担心饱和脂肪酸会给身体带来多大负担。

 

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指含1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胆固醇的作用,在牛油果油、橄榄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中含量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分为ω-3和ω-6两种。

 

由于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我们每日摄入的ω-6量远高于ω-3,这种摄入失衡容易引起慢性炎症。因此,目前膳食指南都推荐增加ω-3的摄入,主要指深海鱼、磷虾以及鱼油,以期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预防癌症等健康目标。但是,目前的研究认为,额外补充鱼油等保健品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因此,如果不是有特殊补充需求(如新生儿、孕妇等),建议要理性补充,毕竟它们也是脂肪。

 

 

反式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天然食品中存在量很少,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由于其结构稳定、耐高温,又是所谓的“不饱和脂肪酸”,直至10多年前还被认为是健康的油。后来大量研究发现它会减少HDL水平、增加LDL水平,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才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WHO甚至宣布要在2023年彻底消除食物中的人造反式脂肪。所以,反式脂肪酸是目前唯一确定的坏脂肪。推荐在购买食物前先看一下营养成分表,如果含有反式脂肪酸,推荐避免购买。

 

 

最后一定要强调一下,再健康的脂肪酸也是脂肪,再健康的油也是油,热量都是杠杠的,吃多了一样会胖。中链脂肪酸虽然能帮助减肥,但人体每日能够耐受的量大约30g,再多就容易腹痛腹泻。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总热量不变的前提下,适量增加脂肪的供热比例,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大家可能听过某品牌调和油“1:1:1”的广告语,其实这是食品油中相对省事又健康的吃法了。对于肥胖人群,一句话,少吃点比什么都强。